小满节气,来尝鲜“初夏第一果”枇杷
小满节气,来尝鲜“初夏第一果”枇杷
小满节气,来尝鲜“初夏第一果”枇杷大皖新闻讯 “枇杷黄后杨梅(yángméi)紫,正是农家小满天。”5月(yuè)21日是小满节气,时令上市的枇杷也到了最甜的季节。5月21日,记者探访看到合肥商超内(nèi)的枇杷正在(zài)热卖中,售价从每斤31元到41元不等。同时,在小区、公园等处不文明打枇杷的现象也引发吐槽。营养医师提醒,枇杷有营养价值,也应适量(shìliàng)食用,并建议从正规市场购买(gòumǎi),以确保食用安全。
观察:尝鲜“初夏第一果(guǒ)”
五月,金灿灿(jīncàncàn)的枇杷挂满枝头(zhītóu),如盏盏小灯笼,它们(tāmen)也被称为“初夏第一果”。5月21日,记者走访了合肥多个商超,注意到枇杷正在热卖中。
在包河区一家超市内,枇杷只剩下几盒。“买过几次,觉得(juéde)甜度还可以。”市民王先生表示,每到这个季节,都会买枇杷给(gěi)家里人尝鲜,“现在的价格(jiàgé)确实比较高。”记者留意到,此款枇杷为盒装销售,售价(shòujià)25.9元/300克,折合一斤41元左右。
在包河区另一家超市内,记者(jìzhě)看到一款高山玲珑枇杷,售价(shòujià)49.9元/800克(kè),折合约31元每斤(měijīn)。“皮薄肉厚清甜,买回去尝尝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此款枇杷产地为云南,到货当天基本就能售罄。
小满节气(jiéqì)前后,歙县“三潭(sāntán)”枇杷陆续进入成熟期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当地有大红袍、光荣、白沙等20多个品种,2025年产量预计5000余吨。因今年4月(yuè)温度偏低,枇杷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约一周,5月20日到6月初是大量上市的(de)时间。
虽然本地枇杷尚未大规模上市,但外地枇杷已抢占市场先机。从批发端看,百大周谷堆(gǔduī)市场信息中心(xìnxīzhōngxīn)副主任王萍告诉记者,目前上市的枇杷主要来自(láizì)四川,批发价7.5元(yuán)/斤到9元/斤。“现在这种消暑类的瓜果销量比较大。”她表示,比如西瓜一天进场量有400吨左右(zuǒyòu),荔枝的进场量也在逐步放大,每日进场量30吨左右。
现象:不(bù)文明采摘引发吐槽
应季的枇杷,引来市民尝鲜(chángxiān),也引发吐槽。“我们小区有枇杷树,这两天经常看到有人打枇杷。”合肥的戴女士居住在政务区某小区,她向记者吐槽,有人拿着(zhe)长竹竿,还有人拿着长的晾衣杆一哄而上,“掉在地上破了(le)(的枇杷)就不要(búyào)了,既浪费又破坏环境。”
张女士居住在包河区某小区5楼,楼下(lóuxià)有(yǒu)一棵枇杷树。“最近大爷大妈(dàmā)们常来,拿(ná)杆子往下敲。”张女士表示,往年果子还是绿色时就有人过来往下打,物业沟通后改善了不少,“这个可能是观赏果树,我尝过掉下来的果子,又酸又涩的应该不适合食用。”
记者留意到,在社交媒体平台上(shàng),既有枇杷树所在位置的分享,大多在公园或者城市绿化带,也有采摘(cǎizhāi)“攻略”。
提醒:有营养也应适量(shìliàng)食用
枇杷受欢迎,不仅因颜值(yīnyánzhí)高,也是宝藏水果(shuǐguǒ)。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营养科营养医师李远碧介绍,每100克枇杷含糖量在8g-9g,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,“适合需要控制血糖(xuètáng)的人群适量(shìliàng)食用。” 同时,枇杷是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,“尤其是深色果肉品种。”
“每100克(kè)枇杷中维生素C含量(hánliàng)为3mg-8mg,膳食纤维含量约为0.5克,钾含量约为75.6毫克。”她表示,枇杷也含有多种(duōzhǒng)有机酸和生物活性成分。
那是否意味着枇杷可以大量食用呢?李远碧(bì)医师表示,所有(suǒyǒu)食物再有(zàiyǒu)营养价值也应适量食用,“中国(zhōngguó)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200-350g新鲜水果 ,果汁不能代替鲜果。建议食用2-3个中等大小的枇杷加150g其它水果。”
“确诊糖尿病,且血糖控制不佳者,胃肠道功能较差、腹泻(fùxiè)患者,不适合食用枇杷(pípá)。”她提醒称,枇杷核含氰苷类物质,误食可能导致中毒,需避免吞食(tūnshí)或误嚼,特别是婴幼儿和老人。
针对喜欢在公园、小区或野外采摘枇杷的市民,李远(lǐyuǎn)碧医师也特别提醒,此类枇杷可能接触农药、汽车尾气等污染物,不建议(jiànyì)食用(shíyòng),应购买正规市场销售的各类水果,以确保食用安全。
大皖(dàwǎn)新闻记者 赵琳 摄影报道

大皖新闻讯 “枇杷黄后杨梅(yángméi)紫,正是农家小满天。”5月(yuè)21日是小满节气,时令上市的枇杷也到了最甜的季节。5月21日,记者探访看到合肥商超内(nèi)的枇杷正在(zài)热卖中,售价从每斤31元到41元不等。同时,在小区、公园等处不文明打枇杷的现象也引发吐槽。营养医师提醒,枇杷有营养价值,也应适量(shìliàng)食用,并建议从正规市场购买(gòumǎi),以确保食用安全。
观察:尝鲜“初夏第一果(guǒ)”
五月,金灿灿(jīncàncàn)的枇杷挂满枝头(zhītóu),如盏盏小灯笼,它们(tāmen)也被称为“初夏第一果”。5月21日,记者走访了合肥多个商超,注意到枇杷正在热卖中。

在包河区一家超市内,枇杷只剩下几盒。“买过几次,觉得(juéde)甜度还可以。”市民王先生表示,每到这个季节,都会买枇杷给(gěi)家里人尝鲜,“现在的价格(jiàgé)确实比较高。”记者留意到,此款枇杷为盒装销售,售价(shòujià)25.9元/300克,折合一斤41元左右。
在包河区另一家超市内,记者(jìzhě)看到一款高山玲珑枇杷,售价(shòujià)49.9元/800克(kè),折合约31元每斤(měijīn)。“皮薄肉厚清甜,买回去尝尝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此款枇杷产地为云南,到货当天基本就能售罄。
小满节气(jiéqì)前后,歙县“三潭(sāntán)”枇杷陆续进入成熟期。记者采访了解到,当地有大红袍、光荣、白沙等20多个品种,2025年产量预计5000余吨。因今年4月(yuè)温度偏低,枇杷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约一周,5月20日到6月初是大量上市的(de)时间。
虽然本地枇杷尚未大规模上市,但外地枇杷已抢占市场先机。从批发端看,百大周谷堆(gǔduī)市场信息中心(xìnxīzhōngxīn)副主任王萍告诉记者,目前上市的枇杷主要来自(láizì)四川,批发价7.5元(yuán)/斤到9元/斤。“现在这种消暑类的瓜果销量比较大。”她表示,比如西瓜一天进场量有400吨左右(zuǒyòu),荔枝的进场量也在逐步放大,每日进场量30吨左右。
现象:不(bù)文明采摘引发吐槽
应季的枇杷,引来市民尝鲜(chángxiān),也引发吐槽。“我们小区有枇杷树,这两天经常看到有人打枇杷。”合肥的戴女士居住在政务区某小区,她向记者吐槽,有人拿着(zhe)长竹竿,还有人拿着长的晾衣杆一哄而上,“掉在地上破了(le)(的枇杷)就不要(búyào)了,既浪费又破坏环境。”

张女士居住在包河区某小区5楼,楼下(lóuxià)有(yǒu)一棵枇杷树。“最近大爷大妈(dàmā)们常来,拿(ná)杆子往下敲。”张女士表示,往年果子还是绿色时就有人过来往下打,物业沟通后改善了不少,“这个可能是观赏果树,我尝过掉下来的果子,又酸又涩的应该不适合食用。”
记者留意到,在社交媒体平台上(shàng),既有枇杷树所在位置的分享,大多在公园或者城市绿化带,也有采摘(cǎizhāi)“攻略”。
提醒:有营养也应适量(shìliàng)食用
枇杷受欢迎,不仅因颜值(yīnyánzhí)高,也是宝藏水果(shuǐguǒ)。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营养科营养医师李远碧介绍,每100克枇杷含糖量在8g-9g,属于低升糖指数水果,“适合需要控制血糖(xuètáng)的人群适量(shìliàng)食用。” 同时,枇杷是胡萝卜素的良好来源,“尤其是深色果肉品种。”

“每100克(kè)枇杷中维生素C含量(hánliàng)为3mg-8mg,膳食纤维含量约为0.5克,钾含量约为75.6毫克。”她表示,枇杷也含有多种(duōzhǒng)有机酸和生物活性成分。
那是否意味着枇杷可以大量食用呢?李远碧(bì)医师表示,所有(suǒyǒu)食物再有(zàiyǒu)营养价值也应适量食用,“中国(zhōngguó)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200-350g新鲜水果 ,果汁不能代替鲜果。建议食用2-3个中等大小的枇杷加150g其它水果。”
“确诊糖尿病,且血糖控制不佳者,胃肠道功能较差、腹泻(fùxiè)患者,不适合食用枇杷(pípá)。”她提醒称,枇杷核含氰苷类物质,误食可能导致中毒,需避免吞食(tūnshí)或误嚼,特别是婴幼儿和老人。
针对喜欢在公园、小区或野外采摘枇杷的市民,李远(lǐyuǎn)碧医师也特别提醒,此类枇杷可能接触农药、汽车尾气等污染物,不建议(jiànyì)食用(shíyòng),应购买正规市场销售的各类水果,以确保食用安全。
大皖(dàwǎn)新闻记者 赵琳 摄影报道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